在光伏系统的稳定运行中,GGD承担着电力转换与分配的关键任务。为其性能稳定、延长使用寿命,科学规范的清洁维护与保养不可或缺。以下从日常清洁、部件维护、系统性保养等维度,详细介绍具体方法。
一、日常清洁:保持设备洁净环境
(一)外部清洁
GGD 光伏并网柜的柜体外部需定期进行清洁,以去除灰尘、污垢和腐蚀性物质。清洁时,应先断开电源,操作安全。使用干燥柔软的抹布擦拭柜体表面,对于顽固污渍,可蘸取少量中性清洁剂轻轻擦拭,随后用干净湿布擦净并晾干。避免使用腐蚀性强的清洁剂,防止损坏柜体表面的防腐涂层。若并网柜安装在风沙较大或工业污染严重的区域,清洁频率应适当增加,建议每周至少清洁一次,防止灰尘和污染物堆积影响设备散热与绝缘性能。
(二)内部除尘
打开并网柜前,必须严格遵守停电、验电、接地等安全操作规程。使用干燥的压缩空气(压力控制在 0.3 - 0.5MPa)吹扫内部,重点清理断路器、继电器、母线排等部件表面及缝隙中的灰尘。吹扫时,注意保持合适的距离(约 10 - 15cm)和角度,避免因气流过大导致小型部件移位或损坏。对于难以吹扫到的角落,可用防静电毛刷轻轻清理。内部除尘每季度至少进行一次,在多尘环境中,可缩短至每月一次。
二、关键部件维护:保障核心功能稳定
(一)断路器维护
定期检查断路器的触头状态,观察触头表面是否存在氧化、烧蚀现象。若触头轻微氧化,可用细砂纸轻轻打磨;若烧蚀严重,则需及时更换。检查断路器的机械操作机构,其动作灵活,无卡滞现象,活动部位可涂抹适量的润滑脂(如二硫化钼润滑脂)进行润滑,每半年进行一次润滑维护。同时,校验断路器的保护动作值,其在过载、短路等故障情况下能准确动作,每年至少进行一次专业校验。
(二)继电器与接触器维护
检查继电器和接触器的触点,若触点出现粘连、磨损,应及时更换。清理触点表面的污垢和电弧烧蚀痕迹,保持触点清洁。测试继电器和接触器的吸合、释放电压,其在规定范围内正常工作。对于电磁式继电器和接触器,检查线圈是否存在过热、绝缘老化现象,若发现异常,需进一步检测处理。维护周期建议每季度一次,若设备运行环境恶劣或工作频繁,可增加维护频次。
(三)母线排与接线端子维护
检查母线排的连接部位是否牢固,有无松动、发热迹象。使用红外测温仪检测母线排连接处的温度,若温度异常升高(超过正常运行温度 20℃以上),需停电检查并重新紧固螺栓,必要时更换老化的连接垫片。对于接线端子,检查电线与端子的连接是否紧密,有无氧化、腐蚀现象,若发现电线绝缘层破损或端子锈蚀,应及时处理或更换。母线排与接线端子的维护每月至少进行一次。
三、系统性保养:提升设备整体性能
(一)绝缘性能检测
定期对 GGD 光伏并网柜进行绝缘电阻测试,使用 500V 或 1000V 绝缘电阻表,测量各电气回路之间、电气回路与柜体之间的绝缘电阻值。对于新安装的设备,绝缘电阻应不低于 10MΩ;运行中的设备,绝缘电阻应不低于 0.5MΩ。若绝缘电阻值低于标准,需查找原因,可能是部件受潮、绝缘材料老化等问题,及时进行干燥处理或更换受损部件。绝缘性能检测每半年进行一次。
(二)防雷与接地系统检查
检查防雷装置(如浪涌保护器)是否正常工作,观察其指示灯状态,若指示灯显示异常,需及时更换。测试防雷装置的保护性能,可采用专业的防雷检测设备进行检测。同时,检查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,接地电阻值应符合设计要求(一般不大于 4Ω)。若接地电阻超标,需检查接地、接地线是否存在断裂、腐蚀现象,及时修复或更换。防雷与接地系统检查每季度进行一次,在雷雨季节来临前,应增加检查频次。
(三)智能监控系统维护
对于配备智能监控系统的 GGD 光伏并网柜,定期检查监控模块的运行状态,数据采集准确、传输正常。更新监控系统的软件版本,修复可能存在的漏洞,提升系统稳定性和功能。清理监控系统的存储设备,删除过期数据,释放存储空间,保障系统流畅运行。智能监控系统维护每月至少进行一次,并根据实际使用情况,定期进行系统升级和优化。
GGD 光伏并网柜的清洁维护与保养是一项细致且专业的工作,需严格遵循操作规程,定期进行各项维护保养工作。通过科学合理的维护措施,可有效降低设备故障率,提高光伏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,为光伏发电的稳定输出提供坚实保障。